美國關稅措施,義大利企業迎來新機
多位分析師及企業指出,美國關稅措施至今未對義大利出口造成外界原本預期的負面衝擊,最新的貿易數據(預期2025年將增長)亦顯2025年9月義大利對非歐盟國家出口較2024年同期成長9.9%。
部分觀察認為目前尚難以全面評估特朗普政府加徵關稅的實際影響。然義大利對外商會聯盟(Assocamerestero)針對10個義大利出口關鍵市場商會的調查則揭示,在某些產業及特定市場,美國關稅措施反而可能為義大利企業開啟新的機遇。
義大利對外商會聯盟秘書長Domenico Mauriello表示,義大利企業如今面臨一個非常複雜的環境,部分產品的關稅上升,確實會在美國市場造成一定困難;同時中國也構成雙重挑戰:一方面為彌補美國市場關閉,中國企業大量增加對歐出口,因而加劇歐洲市場競爭;另一方面中國內需放緩,削弱義大利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前景。
Mauriello秘書長強調,出口市場並非如下棋般可以輕易移動棋子,尤其對已在這些市場建立結構性投資的企業,不可能一夕撤出。企業必須採取新的策略,以減少損失或維持競爭力。因此,與其單純「多元化市場」,更重要的是「多元化在既有市場的運作方式」。
義大利對外商會聯盟透過遍布全球的 80個海外商會發揮作用,掌握市場動向與訊號,協助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獲得正確的指導與支持。該聯盟針對美國、中國、德國、印度、日本、新加坡、南韓、加拿大、巴西與泰國等10個關鍵出口市場的調查結果顯示,整體前景出現令人鼓舞的信號:除中國外(但仍具長期戰略價值、並對已深耕當地的義大利企業極為重要)外,幾乎所有海外商會都指出,義大利企業在多個產業領域出現「顯著的新機遇」,包括農食品業、時尚與紡織、家具與設計、技術與能源轉型、機械製造以及醫療產業等。
即使在美國市場,原本因價格偏高而受限的義大利商品,如今也因美中貿易關稅的影響而變得相對更具競爭力。調查報告指出,中國產品的高關稅成本使得義大利設計類產品,尤其是家具、室內裝飾與高端工藝品在美國市場的性價比明顯提升。
新機會主要源於幾個全球性「宏觀現象」的演變:
供應鏈重組與進口再分配:生產與貿易活動正向新的區域樞紐轉移;
歐洲產品競爭力上升:相對於受關稅影響較大的國家,歐洲產品在許多市場變得更具吸引力;
貿易路線變化:新加坡與南韓等市場的重要性不斷上升;
新型合作領域的出現:特別是在義大利企業選擇直接投資而非單純出口的國家中,合作潛力更為明顯。
另一個關鍵因素,是歐盟與新興市場之間的自由貿易談判正明顯加速。例如:巴西與拉丁美洲談判多年未果,現因美國關稅壓力而加快進展;印度與泰國:被視為未來最具潛力的兩大新市場。像日本這類成熟經濟體,也出現新的需求結構轉變,從傳統的時尚與家具產品轉向義大利技術與創新解決方案。
Mauriello秘書長表示,儘管當前形勢複雜且充滿挑戰,但義大利有理由保持樂觀。在新一輪全球貿易版圖中,義大利能發揮主導作用,關鍵在於創新、永續發展與長期投資策略。(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