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加強新首都努山打拉第二階段工程,惟資源投入有限
(114/11/17 16:35:34)

印尼加強新首都努山打拉第二階段工程,惟資源投入有限,引發應否繼續推動建設疑慮

一、依據印尼2025年第79號總統令頒布之政府工作計畫,努山打拉將於2028年正式成為印尼政治中心。印尼新首都管理局爰持續推動努山打拉第二階段建設工作,包括占地42公頃之立法辦公大樓、占地15公頃之司法綜合大樓、市場、國家清真寺、連接道路、住房以及教育機構等。前述建設經費將來自2025至2028年國家預算48.8兆印尼盾(約29.2億美元)、公私合營項目(PPP)158.72兆盾(約94.9億美元),以及私人投資66.3兆盾(約39.7億美元)等3項來源。

二、本(2025)年11月11日印尼新首都管理局發布新聞稿稱,該局於當(11)日簽署1項實體工程及5項施工管理合約:

(一)建設立法大樓地區道路,全長3.7公里,由10個主要路段及4個橋樑組成。由PT Bangun Cipta Kontraktor、PT Modern Widya Tehnical、PT Markinah和PT Daya Mulia Turangga共同承建,工程預計將延續至2027年。

(二)其他5項合約,主要針對參議院(MPR)、眾議院(DPR)及地區代表大會(DPD)大樓與配套建築,係與施工管理諮詢公司簽署。


三、自2019年印尼前總統佐科威宣布遷都計畫迄今已6年,媒體社論表示,努山打拉仍為大型建築工地,原承諾的30兆印尼盾(約18億美元)私人投資並無兌現,至2025年底實際到位資金仍不及五分之一,其餘資金仍取決於幾乎捉襟見肘的國有企業及公共財政預算,因此提出應否持續推動新都建設之疑慮。相關說明略以:

(一)2025至2028年國家預算僅撥款48.8兆盾(約29.2億美元)用於新都建設,遠低於佐科威任內的75兆盾(約44.9億美元),因此2045年完成功能齊全的新首都夢想,現在看來更像是願望,而非計畫。

(二)雖然印尼政府規劃本年將有4,100名公務員搬遷至新都,然單靠搬遷無法建造一座城市。新都建設面臨的最大挑戰並非工程技術,而是經濟。建造一座運作良好的首都需要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涵蓋就業、住房、服務及商業,而該等元素須依靠人口基礎。

(三)儘管印尼政府做出新都將緩解雅加達交通、減輕氣候變遷風險,以及展示綠色永續等承諾,惟關鍵仍在於政策的清晰度。從佐科威前總統的「全球綠色城市」到現任Prabowo總統的「政治首都」,政策不斷變動,只會加深投資者的疑慮。

(四)印尼政府必須克服沉沒成本(sunken cost)的謬誤,即在損失日益增加前停損。如果新都用途僅在於容納政府辦公機構,則無須再依國際標準建造。因此印尼政府在面對努山打拉未來發展方向時,應在全面透明地重新承諾,或重新調整建設規模與時間表等兩者間做出選擇。(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