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FIT部長級會議簽署供應鏈韌性宣言,以因應重大供應鏈風險
(114/11/19 16:39:48)

新加坡媒體報導指出,「未來投資與貿易合作夥伴關係」成員國簽署「供應鏈韌性宣言」,以因應重大供應鏈風險

一、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11月19日報導指出,首屆「未來投資與貿易合作夥伴關係」(Future of Investment and Trade,簡稱FIT)部長級會議於11月18日在星國舉行,會中相關成員國簽署「供應鏈韌性宣言」。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MTI)部長顏金勇會後宣布,馬來西亞及巴拉圭將正式加入「未來投資與貿易合作夥伴關係」。

二、上述「供應鏈韌性宣言」不具法律約束力,「未來投資與貿易合作夥伴關係」16個成員國中,有13國簽署該宣言,摩洛哥、盧安達及巴拉圭則未簽署。其主要內容如下:

(一)各成員國承諾加強合作,以因應全球供應鏈中斷所帶來的風險。成員國應維持開放、多元、具競爭力及韌性的供應鏈;

(二)各國亦承諾避免採取限制貿易的措施,包括出口限制、關稅及非關稅壁壘,並推動國際貿易政策合作;

(三)參與國將強化訊息共享,定期交流關鍵物資的生產情形,並在發生重大供應鏈中斷時實施一系列措施,包括考慮減免相關物資關稅、避免非必要出口禁令、加速港口通關流程、實施具透明度的因應措施、協調聯合響應計畫,以及即時通報供應鏈恢復情形。

三、顏金勇副總理強調,「未來投資與貿易合作夥伴關係」並非意在取代WTO,而是對其工作進行補充。各成員國將啟動3個新的工作小組,包括推進數位化與無紙化貿易、加強以規則為基礎的貿易體系,以及利用科技。相關工作將協助成員國因應新興挑戰,把握全球經濟不斷變化中的商機。

四、顏金勇副總理表示,貿易對新加坡至關重要,作為一個小型開放型經濟體,星國依賴全球貿易流動,且須維持對國際經濟開放,因此極易受全球貿易體系動盪影響。「未來投資與貿易合作夥伴關係」提供中小經濟體一個重要平臺,使志同道合夥伴建立聯繫,共同致力於加強以規則為基礎的貿易體系,並為貿易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五、針對未來是否有更多志同道合國家加入「未來投資與貿易合作夥伴關係」,顏金勇副總統透露,已收到某些國家詢問,惟是否接納新成員國仍需進一步討論。顏金勇副總統強調,該組織專注於中小經濟體合作,未來可能討論吸納更多志同道合國家的議題。此外,非成員國只要獲得75%成員國批准即可參與該組織各項舉措。

六、「未來投資與貿易合作夥伴關係」於2025年9月16日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秘書長伊衛拉(Ngozi Okonjo-Iweala)見證下正式成立。該組織由新加坡、紐西蘭、瑞士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共同擔任召集國。新加坡是首個協調國,將於2026年中期將此角色移交給紐西蘭,下次部長級會議將在奧克蘭召開。

七、「未來投資與貿易合作夥伴關係」其他成員國另包括汶萊、智利、哥斯達黎加、冰島、列支敦士登、摩洛哥、挪威、巴拿馬、盧安達及烏拉圭。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尼、秘魯、菲律賓及泰國則以觀察員國身分與會。(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