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有潛力成?稀土加工戰略要地,全球精煉中心地位迅速崛起
(114/11/26 11:39:41)

馬來西亞有潛力成?稀土加工戰略要地,全球精煉中心地位迅速崛起

據報載,美國視馬來西亞為打破中國大陸在稀土加工領域壟斷的關鍵要地,並將馬國視為全球稀土精煉中心的優先戰略地。澳大利亞駐馬高級專員丹妮爾海倪克(Danielle Heineck)指出,馬來西亞在人力資源與供應鏈能力方面具備明顯優勢,有潛力成為國際稀土加工供應鏈的重要夥伴。

據萊納斯(Lynas Rare Earths)投資者報告顯示,該公司位於彭亨關丹(Kuantan)的稀土精煉廠中近90% 的員工為本地人,且其供應鏈中的本地採購比重亦持續上升。分析人士認為,該發展將進一步鞏固馬國作為非中國大陸控制的稀土精煉中心的地位。

儘管美國已投入數10億美元發展本土稀土產業,包括資助Lynas在德州西德里夫特(Seadrift)建設的新廠,但該項目進展緩慢,迫使美國將目光重新轉向馬來西亞現有的加工設施,以加快建立可信賴的海外供應鏈。該舉措展現出美國盼在全球範圍複製與戰略盟友共同打造的企業合作模式,以減弱中國大陸在稀土元素加工產業的長期主導地位。

稀土元素作?諸多高科技設備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而中國大陸目前控制全球約70%稀土開採與90%加工。為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10月訪問吉隆坡(Kuala Lumpur)時,馬國承諾將與美國企業合作發展稀土元素產業,並不會限制稀土元素產品出口至美國。此舉措將吸引大量美國投資者來馬考察Lynas,而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DARPA)亦派遣專家評估相關技術需求。

其中,馬國Lynas已於5月成立第一個在中國大陸之外商業化處理重稀土元素的精煉?以加工元素包括鏑(Dysprosium)與鋱(Terbium)。同時,Lynas已於10月宣佈1.17億美元(約4.84億馬幣)的擴建計畫,與韓國的JS Link以及美國的Noveon Magnetics磁體製造商合作,為美國防務系統供應產品。

然而,中國大陸在馬來西亞稀土產業的影響力在過去10多年持續加深,並在多方面直接干預,包括敦促當地礦商將稀土礦石運往中國大陸精煉、阻止原材料流入競爭者供應鏈、停止向Lynas提供中國大陸製的機器零件以及甚至讓精煉廠破產以維持市場主導。因此,美澳官員均認為,如果馬國希望發展稀土元素下游產業鏈,需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

南方聯盟礦業公司(Southern Alliance Mining)執行董事林偉翰指出,與中國大陸合作純屬商業考量,但合作方式並未讓中方取得主導。他指出,根據現有披露,馬中稀土資源私人有限公司(MCRE)的實際經營權主要由中方股東掌控。分析員認為,該案例凸顯了深度嵌入中國大陸稀土供應鏈所帶來的結構性風險。馬國在與中方交換稀土元素資源時,可能面臨技術轉移不透明以及實際掌握度不足的情況。中國大陸或將以「黑箱方式」(black box method)分享部分技術,卻未必真正將核心工藝或關鍵能力轉移至馬國本地產業。

兵如港(Pasir Pinji)國會議員兼國會礦產小組委員會主席李存孝指出,中國大陸之所以願意在馬來西亞建設稀土元素精煉廠,關鍵原因為能以「盡可能少甚至完全不涉及技術轉移」的方式經營精煉廠。該項合作結構讓中方得以在馬國設廠,卻無需真正開放核心技術,亦不必大規模培養本地技術人才,從而形成明顯的不對等關係。同時,中國大陸稀土行業研究機構亦證實,中方工程團隊可以被派往馬國工廠進行現場指導,該項模式與中國大陸在非洲銅礦項目的做法非常相似於中國大陸工程師主導工藝技術、本地夥伴負責場地與行政,確保中方技術始終在自身掌控之中。(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相關產業:  稀土